欢迎您访问重庆自考网!  今天是
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串讲笔记 >

重庆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考点:离骚的艺术表现成就

2018-08-16 10:23来源:重庆自考网
《离骚》的艺术表现成就
  (一)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
 
  《离骚》所表现的社会内容,所抒发的浓烈情感,直接根源于屈原的现实人生,而它的艺术表现则是想象自由驰骋,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固有逻辑,而进入奇幻神异的想象境界。
 
  《离骚》前半回顾往事,追忆身世、理想和遭际。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,已具奇异想象的特色。后半部分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,则更是把火一样浓烈的激情、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,通过奔腾飘逸、上天入地的想象,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。
 
  (二)峻洁纯美、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
 
  《离骚》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,高贵的出身,崇高的理想,峻洁纯美、独立不屈的人格,及其异常浓烈的真挚情感,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。 
 
  (三)比兴手法的拓展
 
  《诗经》所开创的比、兴手法,为屈原所继承并作出了很大的拓展。王逸《楚辞章句》指出《离骚》博比广譬的特点。但是《离骚》对比兴的开拓,还不仅仅是它运用了较《诗经》更其丰富的喻象,也不仅仅因为它把《诗经》片断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,更在于它把《诗经》那种喻象、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,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,使之具有了象征的意义。试比较:
 
  《诗经》: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;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(《关雎》)
 
  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;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(《桃夭》)
 
  相鼠有皮,人而无仪;人而无仪,不死何为?(《相鼠》)
 
  《离骚》: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。畦留夷与揭车兮,杂杜衡与芳芷。
 
  冀枝叶之峻茂兮,愿竢时乎吾将刈。虽萎绝其亦何伤兮,哀众芳之芜秽。
 
  《诗经》的比兴,喻象、喻体独立分明,雎鸠之与君子淑女,桃花之与出嫁新娘,老鼠之与无仪之人,都出现在诗中,构成单一的比喻关系。《离骚》则不同。试看这段引文,把培植香草与栽培贤才完全融为一体,香草的“萎绝”、“芜秽”也就是所培养人才的摧毁和变质。喻象和喻体难分彼此,培植香草的情境与培养人才的旨归形成并存的双重视野,因而也就具有了象征意义。司马迁所谓“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,举类迩而见义远”(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),即指出《离骚》的这个特点。《离骚》在《诗经》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、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,形成了我国文学中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,影响极为深远。
 
  (四)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
 
  《离骚》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,全诗373句,2490字。乍看上去,它从历史到现实,从人间到仙界,从自然到社会,天风海雨,纷至沓来,加之以反复的诉说,复沓的抒情,显得端绪纷繁。但是恰如清末刘熙载所说:“《离骚》东一句,西一句,天上一句,地下一句,极开阖抑扬之变,而其中自有不变者存。”(《艺概·赋概》)这不变者,就是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结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,全诗都围绕这个中心谋篇布局。诗作前半部分回顾历史,后半部分是对理想之实现的追索。前半主要是实写,后半大体是虚写。
 
  在形式和语言方面,屈原既采用了民歌的形式,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,表现了一种句式长短不拘、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。同时,他开始构创长篇巨制。这样的表现形式,有利于容纳更为丰富的内容,也便于奔腾澎湃之激情的尽情抒发。《离骚》后半表现诗人的情思活动,往往设为主客问答,铺排描写,这个形制特点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。《离骚》的语言丰富多姿,草木鸟兽纷至沓来,双声叠韵比比皆是,它们既丰富了诗歌的境界,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。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,这类用语增强了楚辞的地域特色。
上一篇:重庆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考点:九歌

下一篇:重庆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考点:离骚